新闻中心
生态环境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1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创新 推动美丽中国建设的实施建议》(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记者23日从生态环境部获悉,制定《实施意见》,旨在凝聚生态环境领域有关部门合力,联合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发展,并为地方与相关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推进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创新提供重要依据和指引。 上述负责这个的人说,全方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求做到全领域转型、全方位提升、全地域建设、全社会行动。生态环境领域必须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科技支撑,同时也离不开各相关领域、有关部门和全社会的支持和共同参与。 《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环境”。上述负责人说,《实施意见》结合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规律,专章设置“打造开放包容的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创新环境”,提出建设统筹协调的生态环境科技政策体系、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构建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等方面的任务,明确了培育生态环境科技领军企业、支持企业牵头承担或参与重大技术攻关任务和区域示范类项目、完善转化应用市场机制等具体措施,提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体现了鲜明的领域科技特征。 《实施意见》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领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大幅度的提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面增强,生态环境保护理论方法取得重大突破,环境监视测定和模拟等一批关键技术和设备装备水平大幅度的提高,原始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和成果转移转化能力明显地增强等。 为实现2035年目标,上述负责人说,《实施意见》提出实施生态环境领域科学技术创新五大行动。一是生态环境领域基础研究提升行动,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前沿布局,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阐明一批生态环境保护基础理论和基础原理;二是关键技术攻关行动,重点推进实施一批关键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开展国家重大战略区域和重点地区生态环境科技集成示范,突破一批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关键技术装备;三是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重点加快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绿色低碳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不断的提高生态环境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四是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基地优化行动,重点优化一批科学技术创新平台基地建设,推动生态环境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生态环境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五是高水平科学技术人才引领提升行动,重点加强生态环境科学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环境学科建设和人才培育,提升全民生态环境科学素质,充分的发挥人才在科学技术创新中的关键作用。 “《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强组织实施、强化资金支持、加强开放合作等三个方面的保障措施。”上述负责人说,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一同推动相关任务落实,统筹和加强对生态环境科学技术创新重大行动的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