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产品中心
《政策》杂志发表胡超文署名文章:奋力打造“两区两地一枢纽” 积极探索“两山”转化路径
来源:bob的网址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5-08-30 18:33:30

  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作出重点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的重大部署,吹响了支点建设的冲锋号。恩施生态优良、资源富集、气候宜人,被誉为“世界硒都”“华中药库”“天然氧吧”。我们将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恩施建设“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的使命任务,根据《恩施州战略规划》明确的“两区两地一枢纽”(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国硒产业高地、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武陵山区重要枢纽)功能定位,持续提升绿水青山“颜值”、实现金山银山“价值”,以实干实绩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贡献恩施力量。

  恩施是长江入鄂第一站、清江发源地,生态保护红线平方公里,居全省首位。守护绿水青山,推进“两山”转化,是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我们将统筹高水平保护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三篇文章,加快建设美丽恩施,努力在践行“两山”理念上作示范。

  (一)在生态环境保护上作示范。统筹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深化河湖长制、林长制,健全全域覆盖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严格落实“三区三线”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正负面清单。推进流域综合治理,深入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推进长江、清江“十年禁渔”。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完善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确保生态环境质量全省持续领先。

  (二)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上作示范。积极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落实《恩施州大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突破性发展富硒、生态旅游康养、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绿色新兴起的产业,加快构建3个千亿级、3个五百亿级、3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层次地融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上下功夫,全力发展循环经济,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三)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上作示范。加大GEP核算成果应用,巩固拓展GEP绿色金融贷款、水土保持生态产品价值转化交易、首批“鄂西林碳”森林碳票等制度创新成果,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开展多元化补偿。完善绿色消费激励制度,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不断把生态价值转化成产业价值,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

  恩施农产品品类丰富、品质优良,已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州。我们将聚焦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重大任务,扎实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一)坚持绿色兴农。推进全域绿色化种养,围绕“茶烟菜药”等农业优势产业,构建农产品质量溯源体系建设,持续做好绿色有机地标农产品企业、基地、产品认证。健全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行动,推广绿色高效农业技术和生产模式,以绿色生产方式提升农产品产量和质量。

  (二)坚持产业富农。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聚焦产、供、销一体化发展,推动农业纵向延伸、横向融合,实现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着力培育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更新升级生产加工设施设备,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全力发展合作社、村集体经营公司、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适度规模经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让农民挑上“金扁担”。

  (三)坚持品牌强农。在特色、品质、品牌上下功夫,持续擦亮“恩施玉露”“利川红”“来凤藤茶”等知名品牌,快速推进恩施硒物、恩施黑猪、恩施腊肉、咸丰白茶商标注册,启动恩施山泉、恩施大米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做强“恩施系”品牌矩阵。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大力推动硒产品出山、名优茶出省、大宗茶出海,让更多高品质的产品走出大山、走向世界。

  恩施拥有世界唯一探明的独立硒矿床、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和超聚硒植物堇叶碎米荠三大世界级资源,2024年富硒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000亿元。我们将深挖硒资源优势,以硒科学技术创新引领硒产业发展。

  (一)健全硒标准。加强硒与人体健康的基础性研究,完成硒蛋白国家食品营养强化剂标准的修订。充分的发挥国家富硒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作用,探索硒快速检测的新方法及设备研发,拓展市场服务领域,打造全国硒产品检验认证总部。快速推进全州土壤硒资源普查成果转化运用,建设一批标准化富硒生产基地,规范硒标识应用,完善硒产业标准体系。

  (二)做强硒科研。加强涉硒院士工作站、专家工作站建设,夯实“产学研”平台,建立“硒谷人才智库”,建设以涉硒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与协同体系。组织实施涉硒基础科研及应用型、创新型科研项目,强化核心技术攻关,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技术难题,大力提升硒产业科技含量。

  (三)丰富硒产品。以硒资源开发利用为切入点,加强堇叶碎米荠保护利用,深化硒在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医药产品等领域的产品研制,打造硒产品研制总部。加快硒蛋白产业化进程,建强以富硒茶叶、富硒蔬菜、富硒饮料、功能性硒食品、硒日化品为主的产业体系。强化硒品牌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持续办好硒博会,打造硒产品展示与交易中心、硒文化创新与传播中心,打造名副其实的“世界硒都·中国硒谷”。

  恩施拥有唐崖土司城址世界文化遗产、恩施玉露制作技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大峡谷—腾龙洞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优秀民歌龙船调四张世界级文旅名片。我们将全力打造千亿级旅游产业,加快建设“居者幸福、行者向往”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一)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旅游服务产品。坚持国际视野,不停地改进革新旅游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核、一廊、四区”全域旅游空间格局。持续推动核心景区提质升级,精心培育国际文旅精品线路——世界地质之旅“清龙峡”(大清江、腾龙洞、大峡谷),努力打造世界级山水旅游优选地、世界康养旅居之都、全国户外运动示范区、武陵山区文化体验旅游核心区,加快建设国际特色旅游城市。

  (二)塑造享有世界知名度的文旅形象。围绕唱响“五个一”湖北文旅品牌,大力实施文旅品牌焕新行动,持续深化“峡谷奇观·风情恩施”国内营销和“秘境恩施·感恩之旅”国际营销,丰富“西兰卡普”旅游标识使用场景,将恩施女儿会打造成世界级文旅IP。持续举办“凉交会”,筹办国际旅行商大会,全方面提升国际国内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营造与国际接轨的旅游环境。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服务标准改造提升景区配套服务,积极引进国际国内高端酒店、餐饮、商业综合体品牌。推动4A级以上景区实现二级公路全覆盖,加密国内一线城市航线,精准开通国际直航线路,全方面提升入境便捷性、景区进入性和游览舒适性。规范旅游秩序,加强诚信建设,让更多海内外游客走进恩施、爱上恩施。

  恩施是湖北进渝入川的咽喉,链接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功能突出。我们将积极融入汉襄宜“金三角”,深化与周边地区的交流合作,强化在区域联动发展中的支撑功能。

  (一)完善交通体系。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深入谋划安恩张铁路、恩黔铁路、武重高速恩施段等重大交通项目,快速推进宜涪高铁恩施段、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恩施机场迁建、新机场高速等重点项目建设,发展多式联运,完善城乡物流体系,构建“铁水公空邮”立体交通网。

  (二)提升州城能级。深入实施强州城战略,以恩施机场迁建、高铁站建设为契机,加快东城、西城、舞阳坝、月亮湾4个组团建设,有序推进老城区人口及功能疏解,打造武陵山特色型区域中心城市。扎实开展城市更新,建设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提升教育、医疗、旅游、金融、养老等服务功能,增强人口吸附能力,力争到2035年,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达到65万人。

  (三)提高开放水平。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降低税费、金融、人工、用地、物流等方面成本,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全面拓展航空口岸功能,积极开辟国内国际航线,大力提升海关通关能力,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推进恩施从山区腹地变为开放前沿。

上一篇:春耕春管期间全国农田土壤墒情

下一篇:陈爱珠:让大众增收有路子过上好日子